2022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社厅的正确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主线,以“法治人社”建设为总目标,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提升法治效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法治思维,自觉履行依法行政职责。一是高度重视工作部署。结合我市人社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安排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对工作责任和目标进行了明确,坚持和年度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制定了年度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全年组织局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4次,邀请上级领导和法律专家开展法治讲座2次,拓宽了干部职工的眼界,强化了依法行政理念,提升了法治素养。我局还充分利用“12·4”宪法日和我局组织的招聘会等形式,积极开展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起到了很好社会效果。三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局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对遇到的问题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过问、亲自检查。牢牢把握住企业满意度这一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由局处级领导带队,扎实开展回访服务企业活动,送法送政策到企业,通过“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和企业沟通了感情,提供了精准服务,提升了企业对人社工作的满意度。7月份发布的河南省全域营商环境评价项目报告显示,我局牵头的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全省排名第六名,人才流动便利度指标全省排名第三名,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营商环境先进集体”称号。
(二)强化依法治理,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我局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人社工作始终,作为履职尽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工作连续12年被市政府表彰为依法行政优秀单位。
1.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对于重大行政决策,始终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政策制定、行政决策、合同、行政执法、涉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法律顾问参与研究疑难案件、政府服务事项特殊程序流程合规性研讨等共6次,参与为各科室(单位)提供法律咨询近百次,“以法辅政”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2.不断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信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通知》,确保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备尽备,坚决杜绝有件不备,有件漏备,备案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加强了我局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有效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范化、制度化。全年法核、报备规范性文件9件,全部备案。10月份按照要求,对以市政府名义发文的19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保留18件,废止1件。
3.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相关规定,主动、完整、规范公示行政执法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落实执法责任制,公布了权责清单、行政执法岗责体系和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服务电话和投诉电话、行政执法人员等信息。
4.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严格执行省人社厅《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标准(2021年本)》和《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行政执法“四张清单”的通知》,明确了不予处罚事项8项,从轻处罚事项3项,减轻处罚事项3项,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法律精神。要求全市各级人社行政执法机构严格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执法单位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合理运用行政处罚裁量权,坚持公正、公开、高效、便民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5.有效提升监督管理质量。“双随机、一公开”方面,5月份,我局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人力资源市场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通过全省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对我局审批许可的劳务派遣、职业中介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了抽查,并将抽查结果进行了公示,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防止执法扰民和任性执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双公示”方面,2022年,我局向市信用办报送了行政许可公示信息52条,全部通过信阳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双公示)推送至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信用中国网站查询公示。执法案卷评查方面,8月份,印发了《关于2021年度全市人社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情况的通报》,指出了行政执法案卷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县区人社局认真整改,切实提升执法水平。
6.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按照“应公开、尽公开”要求,及时、准确、全面推进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的公开。全年在局门户网站“政策文件”栏目公开文件27件,新开通“业务专题”栏目,累计发布人社政策明白卡等信息42条;全年共组织召开座谈会、政策宣讲会等132场。在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方面,全年公开“双公示”信息61条。在财政信息公开方面,在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2021年部门决算情况和2022年部门预算情况。2022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件,全部在法定时限内办结。在回应群众关切方面,我局坚持把网民留言办理作为服务群众、回应关切、宣传政策的重要途径,全年办理局长信箱网民留言544件。
7.不断强化信用建设。2022年,市本级、各县区人社部门对全市327家用人单位开展了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按照评价程序,最终评定A级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用人单位82家,B级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用人单位242家,C级失信用人单位3家。12月30日,我局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做典型交流发言。
8.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扎实做好行政应诉工作。2022年,我局共应诉9起行政诉讼案件,尊重法院判决,化解了一批矛盾争议。我局扎实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10月13日,局主要负责同志出庭应诉,党组成员、机关处级干部及部分科室负责人旁听了审理过程,对局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不断规范行政行为,注重程序意识,提高法治素养,依法履职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二是积极提升调解仲裁效能。2022年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837件, 涉及劳动者3837人,结案3754件。法定时效内结案率为100%,全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为85.4%,全年线上办案率为100%。三是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领域执法工作。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严厉打击恶意欠薪,2022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立案查处案件27件,受理网上投诉问题线索3878件,为1350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446.3万元,做到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100%、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结案率100%、劳动保障监察监管信息上线率107.8%。
9.强力推进普法宣传。在做好自身法治学习的同时,我局重点在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群众知晓度上下功夫。制定了年度普法宣传工作方案,把“送法进企业”融入到年度普法任务中进行了具体安排,把法治宣传纳入“三服务”工作中去,选拔优秀青年党员干部组建“三服务”先锋队,组织政策宣讲132场,发放政策宣传资料3万余份,涉及1022家企业和11062名普法对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群众对人社法律政策知晓度,对推动优化人社营商环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局利用各场招聘会、局门户网站“法治宣传”专栏、信阳12333微信公众号、信阳人社微信公众号、人社办事窗口等渠道,对人社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宣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印发了《关于开展护航二十大人社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活动开展深入有效。其中,市工伤保险处开展宣传活动的信息,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周报》第九期刊出。
10.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我局始终坚持将政治素质高,责任意识强,熟悉业务工作的同志作为执法岗位的首选人员。2022年,通过层层考试,共26名新进执法人员获得行政执法资格,局系统执法人员达到69人,执法队伍基本满足了执法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2022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日常法治学习,新进执法人员常态化业务考核,执法规范化、普法宣传载体、精准宣传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2023年度工作谋划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尊法守法,进一步提升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作用。不断加强局党组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持续推进局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具体化。
(三)持续提升全面依法治理能力。在服务型行政执法、执法规范化、执法责任制、执法监管上下功夫,通过开展案卷评查,促进提升执法水平。通过行政复议答复、行政应诉和调解仲裁化,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在法治思维提升方面,落实好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加强干部职工自身法治学习自觉性,举办1-2期依法行政培训班(讲座)。
(四)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持续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针对重点人群,围绕热点问题,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矛盾纠纷化解相结合,拓展普法宣传形式。组织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2023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