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政  策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政府网站
年度报表

依申请公开

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77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后疫情’时代做好农村人口再就业的建议”收悉,经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市人社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保障,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企业稳工招工,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1万人,其中,当年新增力转移就业7.8万人。

一、全力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和新就业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一是开展就业服务活动,搭建好就业服务平台。2023年以来,按照省人社厅统一部署,我们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职引未来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民营企业招聘专场”“百日千万招聘活动”“苏信合作专场”等招聘活动。截至6月底,共组织举办招聘活动 330场,其中线上招聘150场,线下招聘 180场,共组织企业4470家,提供就业岗位 285380个,为162253名群众提供服务,累计达成就业意向45257人。二是加强苏信合作,推动新就业群体就业。今年以来组织135家苏州企业参加“苏信合作”专场现场招聘会3场,提供就业岗位9450个。在就业招聘网上开设苏信合作专栏,提供就业岗位12300多个,其中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的岗位包括外卖、物流、网上带货等。三是加强基层宣传工作,让更多群众了解新就业行业岗位。利用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窗口期”,对全市部分乡镇派出“招工分队”,在乡镇集市等人流聚集区域通过张贴标语、摆摊设点、派发简章、语音播报、等形式开展小型招聘活动,为全市缺工企业宣传招工。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共有13634 家企业在“信阳就业招聘网”上进行注册, 85070 名求职者在网上发布求职申请,11404 名用户对“信阳就业招聘网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关注,全市通过“信阳就业招聘网”发布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 823587 条。

二、大力实施“雁归来”工程,促进豫商豫才返乡创业。为大力培植我市就业创业沃土,鼓励吸引更多的在外各类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在去年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今年3月份,制定出台了《信阳市“雁归来”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政委和指挥长的“雁归来”工程指挥部,进一步完善了返乡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措施,加大了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在全市收集了100名返乡创业典型事迹编印了《返乡创业故事》,进一步营造了返乡就业创业氛围。今年以来,全市通过实施“雁归来”工程,已吸引了8.2万名信阳籍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完成当年吸引10万名在外人才人士返乡就业创业目标任务的82%。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群众培训需求,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培训业务流程,采取线上信息化监管和线下现场核查两种方式,加强培训监管,确保培训质量。二是坚持开展送培训下乡入村活动,把培训班开到农村劳动力家门口,方便农民工参加培训。三是注重提升培训质量。充分利用“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组织培训机构现场开展培训咨询活动,广泛征求群众培训需求,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培训咨询2500余人次,征集定向式家政服务员培训报名填表338人,有效促进了培训服务就业、就业引导培训的深度契合。组织市直7所培训学校16名师生积极报名参加信阳市的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奖,进一步增强了学员参训的信心,营造了人人学技能,人人技能就业的良好氛围。截至6月底前,全市共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43万人。

下一步,一是明确人才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人才工作纳入产业集聚区的主体工作中去,把解决用工问题作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二是利用社会资源服务人才发展。鼓励社会机构参与产业集聚区人才培养,为产业集聚区量体裁衣设置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培训课程,满足入驻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三是不断完善措施及社会保障。推动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和发布体系,使劳动力供求双方能够及时准确了解劳务供求信息,促进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让务工子女入学、住房保障、技能培训等体系,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四是结合企业自身业务,找准方向,有针对性招工。如家具行业到有传统手工制作家具的县区、乡镇吸引一批技能人才来企业就业。五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加大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力度,推出产业扶持政策,做好招商引资和落地项目服务工作,持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增强企业人才发展信心,调动广大返乡就业创业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