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外来人才引进政策落实的建议”收悉,经商市教育体育局共同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建设人才强市的重要抓手。围绕企业对新基建人才的需求和服务保障,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体系。我市现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以“信阳英才计划1+5”政策为主,公司可以通过“信阳英才计划”,申请人才(团队)项目资助资金。据了解,英才计划已完成三批人才(团队)的评审工作,信阳谷麦光电等18个人才(团队)入选,奖励资金3000余万元。同时,作为信阳英才计划的重要补充,出台了《信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和《信阳市高层次人才奖补实施办法(暂行)》,明确了人才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相关政策。各类企业(含中央、省属驻信并纳税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新全职引进且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除享受国家、省相关奖补政策外,给予安家补贴和生活津贴。其中,A类人才安家补贴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在岗期间给予生活津贴每年12万元;B类人才给予安家补贴40万元,在岗期间给予生活津贴每年7.2万元;C类人才给予安家补贴20万元,在岗期间给予生活津贴每年3.6万元;D类、E类人才中的35周岁以下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给予安家补贴10万元,生活津贴每年2万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给予安家补贴2万元,生活津贴每年5000元;毕业3年内入职的世界排名前200名大学(以ARWU、THE、QS、US News四个机构排名为准)、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具有技师等级以上的高技能人才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5000元。津补贴按照“就高从优不重复”的原则落实。二是积极推进“万名学子回归工程”落地生效。2021年12月,在蔡松涛书记的指示下,出台了《信阳市“万名学子回归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来信就业创业。方案主要从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环境、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大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等3个方面提出了10条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在信阳就业创业具有较大实际支持和根本保障的政策措施,简称“信阳10条”,给予全职引进在信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的高校毕业生安家费和生活补贴,帮助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2021、2022年已累计吸引29423名高校毕业生来信就业创业。三是全力推进外来人才子女入学服务保障工作。根据《信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2021年10月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印发信阳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服务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为更贴近实际,针对需求,2022年5月市教体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和阶段性试行后,又印发了《信阳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服务实施办法(修订)》,细化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的政策待遇、办理程序等内容,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及外籍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转学问题进行明确规定。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相关政策发布在信阳市教育体育局官网和信阳教育电视微信平台,可登录进行查询。对于来信创建规模以上企业子女上学问题,经研究市教体局原则上参照“人才子女入学”范畴管理,按照程序给予协调解决。为提高来信人才子女入学服务质效,市教体局研究制定《关于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服务工作流程》,印发综合窗口事项服务高层次人才女入学服务指南,开辟网上申请(信阳市人力资源政务服务平台—青年人才之家)和线下受理(信阳市政务服务大厅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两种申请方式,进一步为优化服务方式。申请人只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和《信阳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申报表》,即可实现一站式办理,办理过程专人负责跟进沟通,按照规定进行办理答复。2022年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共接收各类高层次人才子女1230名,协调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23人次。四是积极参加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我市连续6年参加了全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通过这个平台,积极为全市有人才(项目)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今年的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正在进行中,市招才引智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征集人才需求信息的通知》,统一汇编全市人才需求目录,积极帮助企业拓展人才引进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要素保障,完善配套设施,落实人才优惠政策,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人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