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政  策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政府网站
年度报表

依申请公开

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024014号提案的答复

您们所提“关于培育河南乡村工匠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经商市教育体育局,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信阳市认真贯彻省委重大战略部署,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4.02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0.4%;新增技能人才7.5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7.36%;其中,高技能人才4.4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9.63%。2024年1月,信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被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2023年度“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形成培训工作整体合力。2024年“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继续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我市实施高位推动,细化目标任务,压实县区、行业部门责任。印发了《信阳市2024年“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实施十个技能培训专项,打造我市技能人才培训新高地。持续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定期分析工作短板,明确工作方向,有力推进了工作的开展。

二、着力突出培训工作重点。着眼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大规模开展“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振兴十大工程,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绿色建筑、纺织制造等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以工代训等示范培训。同时,围绕“一老”品质生活需求、“一小”健康成长需求,着力开展母婴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定岗培训。我们在《信阳市2024年“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稳规模优结构增实效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专项,加大乡村工匠培训,建设一批乡村工匠园,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打造“豫农技工”品牌。

三、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我们在《信阳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院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实践基地,将“车间建在学校”。鼓励院校以引企驻校、校企一体等方式,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将“课堂搬进车间”。支持院校在重点产业头部企业设立产业学院。推行“招生即招工、入企即入校”的合作模式和面向企业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和院校共同建立专家人才库, 师资互聘、“双师”培养,实行“老师也是师傅、学生也是学徒”,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四、夯实技能人才培训基础。打造信阳特色人力资源品牌,着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一县一品”建设,围绕各县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遴选优势职业技能培训品牌,重点打造浉河制茶师、平桥农业技工、罗山家政、固始柳编、光山电商、商城厨师、新县红城月嫂、淮滨织女、息县户外、潢川花木等。围绕我市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建立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需求清单,加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开展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遴选,强化“技艺传承、以师带徒”。

五、大力弘扬技能人才重要性。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大力宣传技能人才。积极落实《信阳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市竞赛体系、组织领导、申报程序、经费保障等进行了明确,全市共举办讲解员、炒茶、信阳菜、养老护理、无人机操作、电力、信息网络等技能大赛10多场,并对获奖选手按程序兑现奖励。2024年5月,信阳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这次大赛由11支代表队参加,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设置22个赛项,参赛选手483人。通过大赛的举办,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动性,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努力做好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人才储备培养、政策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培育乡村工匠,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衷心感谢您们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