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扶持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工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信阳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250万人以上,是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优势。为大力培植创新创业沃土,吸引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支持家乡建设。2023年以来,信阳市通过大力实施“雁归来”工程,每年吸引10万人以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不断开创“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产业回迁”良好局面。
一、强化工作措施,让返乡创业有保障。一 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市长任副指挥长,市直各有关单位和各县区人民政府为成员的信阳市“雁归来”工程指挥部,乡镇成立了返乡创业就业服务队,全面统筹推进“雁归来”工程的实施。二 是制定完善政策。为确保“雁归来”工程顺利实施,我们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信阳市“雁归来工程”实施方案》,聚焦农民工返乡创业关注的资金支持、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父母养老等问题,在继续落实《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实施办法》《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10条政策措施》《财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16条政策措施》等文件的基础上,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三 是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打造“四位一体”创业扶持体系,做好创业服务保障。开发建立了“信阳市外出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一站式”“跟踪式”线上服务。
二、搭建服务载体,让返乡创业有平台。一 是规划建设雷山匠谷。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52.92平 方公里的“雷山匠谷”职教新城,围绕信阳的六大支柱产业建学校建专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为返乡创业者实现梦想提供有力支持。2023年秋季,信阳技师学院、信阳航空学院、信阳科技学院已入驻雷山匠谷,入驻新生近万人。为广大创业人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搭建了全新的培训新高地。二 是建成大别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开展苏信对口合作为契机,推动建立了信阳市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可容纳80家以上企业入驻办公,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三 是推进青创中心县区全覆盖。到2024年底前,全市共建设完成11个青创中心,实现所有县区全覆盖,为入驻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孵化、贷款支持等“一条龙”服务。四 是搭建就业对接服务平台。为帮助各类求职人员就地就近就业,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发力方式,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类招聘活动570场,服务企业7687家,帮助6.2万多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为务工求职人员实现就业搭建了良好对接服务平台。
三、营造良好环境,让返乡创业有氛围。一 是示范带动。加强返乡就业创业典型宣传,组织编印了《信阳返乡就业创业故事》,在电视台开设“归雁风采”系列宣传报道专栏,集中对返乡创业成功典型进行宣传推介。每年评选60名“雁归之星”,对有突出贡献的“雁归之星”,授予“信阳市优秀企业家”“信阳市杰出人才”称号,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二 是赛事推动。成功举办了“2023年正大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营销大赛全国总决赛”“第七届豫创天下、凤归中原创业创新大赛”“信阳根亲文化节”“信阳高层次人才论坛”等系列赛事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支持创业、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示范带动了更多的在外打拼的各类人员大胆创业、勇于创业。三 是关怀联动。以法定形式将每年的9月27日设立为“信阳人才日”,将9月最后一周设立为“信阳人才周”。先后建立了“青年营地”“青年公园”“信才之家”,组织举办了“青春有约、缘来有你”青年联谊、高校毕业生篮球大赛等活动,得到了广大返乡创业就业者的热情赞扬。
衷心感谢您对市人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