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破解乡村人才不足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信阳是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250万人以上,是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优势。为大力培植创新创业沃土,吸引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支持家乡建设,2023年以来,信阳市通过大力实施“雁归来”工程,每年吸引10万人以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不断开创“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产业回迁”良好局面。
一、强化工作措施,让返乡创业有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市长任副指挥长,市直各有关单位和各县区人民政府为成员的信阳市“雁归来”工程指挥部,乡镇成立了返乡创业就业服务队,全面统筹推进“雁归来”工程的实施。二是制定完善政策。聚焦农民工返乡创业关注的资金支持、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父母养老等问题,出台了《信阳市“雁归来工程”实施 方案》,同时继续落实《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实施办法》《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10条政策措施》《财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16条政策措施》等文件,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打造“四位一体”创业扶持体系,做好创业服务保障。开发建立了“信阳市外出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一站式”“跟踪式”线上服务。2023年,信阳市通过实施“雁归来”工程共吸引了13.2万名信阳籍在外人士返乡就业创业。
二、搭建服务载体,让返乡创业有平台。一是规划建设雷山匠谷。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52.92平 方公里的“雷山匠谷”职教新城,围绕信阳的六大支柱产业建学校建专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为返乡创业者实现梦想提供有力支持,搭建了全新的培训新高地。2023年秋季,信阳技师学院、信阳航空学院、信阳科技学院已入驻雷山匠谷,入驻新生近万人。二是建成大别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开展苏信对口合作为契机,推动建立了信阳市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可容纳80家以上企业入驻办公,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三是推进青创中心县区全覆盖。到2024年底前,全市共建设完成11个青创中心,实现所有县区全覆盖。青创中心建设被列为2024年全市重点民生实事。目前,已建成了潢川县、罗山县、羊山新区3个青年就业创业中心。四是搭建就业对接服务平台。为帮助各类求职人员就地就近就业,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发力方式,每年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活动”“民营企业服务专场招聘会”“招聘夜市”等各类招聘活动500场以上,为务工求职人员实现就业搭建了良好对接服务平台。
三、营造良好环境,让返乡创业有氛围。加强返乡就业创业典型宣传,组织编印了《信阳返乡就业创业故事》,在电视台开设“归雁风采”系列宣传报道专栏,集中对返乡创业成功典型进行宣传推介。每年评选60名“雁归之星”,对有突出贡献的“雁归之星”,授予“信阳市优秀企业家”“信阳市杰出人才”称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