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政  策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政府网站
年度报表

依申请公开

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40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劳务工作站的意见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信阳是劳务大市,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251万人,当年实现劳务收入900多亿元。外出务工就业一直是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为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规模,近年来,信阳市人社部门不断强化服务保障,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方面,着力构建就业服务网,搭建便捷、精准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一、积极打造“城区15分钟、乡村三公里就业服务圈”,不断完善“线下”就业服务网。一是在全市建成了人力资源市场11个、零工市场11个、零工驿站343个。通过这些人力资源市场、零工驿站,为广大农民工等各类求职者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农民工兄弟通过到这些服务平台,均可享受免费就业对接服务。二是以开展苏信人力资源对口合作为契机,建立了我市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信阳大别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机构集聚区、 就业创业集聚区、 就业见习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六大功能区。目前已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0家,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人力资源优化流动、促进农民工等各类群体就业搭建了平台。三是组织评选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308个(其中,省级以上66个、市级32个、县级210个)。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6个、示范乡镇49个、示范园区69个,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就业创业热情。四是在全市推动建立11个(每个县区1个)大别山青年就业创业中心。该项目被列为2024年信阳市重点民生实事。青创中心建成后,将为我市广大青年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吸纳带动更多的当地群众实现就业。五是组织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023年,全市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发力的方式,先后组织开展了“2023年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活动”“民营企业服务专场招聘会”“重点企业专项网络直播招聘会”“招聘夜市”等各类招聘活动570场,提供就业岗位 24.6万余个,先后为23.5万多名群众提供就业服务,累计帮助6万多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

二、强化数智赋能,推动建立智慧就业一体化平台,不断建立完善“线上”就业服务体系。一是继续运用好河南“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就业失业登记、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重点群体实名登记、 就业补助资金申领等业务“一网通办”。二是进一步完善 “信阳市返乡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市、县(区)、乡镇、村级四级覆盖,不断更新已收录的210多万条人力资源信息,动态掌握在外务工人员就业信息,助推“雁归来”工程开展,鼓励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三是充分发挥“信阳就业招聘网”“信阳市零工市信息平台”作用,为广大求职者搭建了良好的线上对接服务平台。四是加快推动建立智慧就业一体化服务平台,目前,市人社局正在就建设事项向上级请示汇报,并进行了充分调查论证。该平台建立后,不仅可以全面掌控全市就业形势,还可将企业用工岗位信息、农民求职信息等,通过该平台进行精准化推送对接,让广大农民工兄弟足不出户实现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各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增强社会知晓度,服务帮助更多的群众实现就业。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农民工就业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