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第4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8-31 阅读:8457
字体:  中 

您们所提“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建议”收悉。商市教育体育局、市工信局、市税务局等部门,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历来十分重视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实现技能就业;另一方面也积极为企业培训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截至6月底,全市共完成各类培训183586人次,占省定年度目标任务的91.79%;新增技能人才214471人,占省定年度目标任务的126.15%;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106490人,占省定目标任务的221.85%。

一、深化认识,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引导

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继承师带徒重技能训练,重培养质量;企办校制度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技能特色,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办学在发扬了它们长处的同时,并结合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等实际,增加了一些新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解决企业 “技术人才荒”,是当前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共同的利益。

二、加强服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我们在《信阳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信办〔2021〕1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院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实践基地,将“车间建在学校”。鼓励院校(含科研院所,下同)以引企驻校、校企一体等方式,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将“课堂搬进车间”。支持院校在重点产业头部企业设立产业学院。推行“招生即招工、入企即入校”的合作模式和面向企业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和院校共同建立专家人才库,师资互聘、“双师”培养,实行“老师也是师傅、学生也是学徒”,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补贴性培训57251人,其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221人。

三、落实政策,积极兑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2022年3月,省财政厅、省人社厅下发了《关于明确“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训评价等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豫人社规[2022]2号)规定,一是企业新录用人员参加纳入政府补贴培训评价机构清单管理的机构组织的岗前集中培训24个学时以上的,给予企业每人300元补贴。二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标准按中级工每人每年5000元,高级工每人每年6000元执行。实际支出低于5000元的,据实申请补贴。三是企业职工脱产培训补贴。企业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参加纳入政府补贴培训评价机构清单管理的机构组织的,与本人岗位职业(工种)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脱产培训,集中时间在24个学时以上、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按每满8个学时给予200元一次性补贴,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支出培训补贴资金1745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专门研究开展针对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积极落实培训补贴政策等,为信阳市技能人才培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